Friday, February 18, 2011

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—张德芬 Part 4


  • 若过我们习惯于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,时时安抚照顾它的话,很多疾病就不会因为日积月累而产生。

  • 如果能够更留意身体的感知,就可以把那5%的意识状态扩大了。这样,不就是把潜意识的一部分转变成意识了。

  • 你知道吗?天底下只有三种事:老天的事,你的事,他人的事。

  • 很多父母管教小孩,督促小孩要守规矩、用功念书,有多少成分是参杂了怕小孩出去丢自己的脸,或是希望、期待孩子能为他们的小我带来光荣,甚或是将自己对未来无名无知的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,加重他们的负担?

  • 夫妻之间,也要扪心自问:你真正的出发点是什么?是为了对方的人生活更多是为了自己?

  • 对最亲近的人,更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。如果是为了自己,而且还自以为有权利管对方,认为我们可以介入他人的领域、促使别人改变,这种做法不但白费力气,而且还会造成两人关系的紧张。

  • 为对方好,可以把自己知道的,认为对的、正确的东西和他们分享,但是背后不要设定一个预期的结果(比方说:你一定要听我的,要不然。。。)这样的话,对方比较能够接受。伴侣之间、亲子之间都是这样。

  • 管好自己的是最重要。为我们的亲人担心,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!

  • 无论你多么爱他,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,不如给他祝福吧!

  • 《超越死亡 恩宠与勇气》
    • 我有一副身体,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。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,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及被感觉到的,并不是真正的观者。我的身体也许疲惫或兴奋、生病或健康、沉重或轻松、也可能焦虑或平静,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。我有一副身体,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。
    • 我有欲望,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。我能知晓我的欲望,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,并不是真正的知者。欲望来来去去,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。我有欲望,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。
    • 我有情绪,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。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,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,并不是真正的觉者。情绪反反复复,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。我有情绪,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。
    • 我有思想,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。我可以看见与知晓自己的思想,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。思想来来去去,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。我有思想,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。
    • 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,是所有思想、情绪、感觉与知觉的见证。

  • 这些情绪都是一种能量,尤其对孩子来说,一些天生的恐惧,所求不得的愤怒,失望落空的悲伤,都只是一种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动而已,它会来,就一定会走。将来你做母亲以后,要记得,给孩子无限的情绪上的支持和认同。

  • 很多时候,当小孩有负面情绪的时候,大人不是想要帮助她立刻消除(买糖给你吃,别哭了啊),就是否定他的情绪(这有什么好哭/好气/好怕的?),要不然就是打压(不准哭,再哭就打你/小孩子凭什么发脾气?)。无论采取以上任何一中的策略,小孩的情绪从来没有被认可、被接受;所以,它们也从来没有离开,一直跟着我们长大,甚至到老、到死。 

  • “痛苦之身”在我们的身体里面,使自成一格的一个能量场,有它自己的生命力。它以痛苦为食,如果你不喂养它想要的食物的话,它会制造一些事端来产生它所需要的情绪来维生 胜肽。

  • “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,我全心的接纳这种感觉,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。”
  • 情绪就是一种能量,会来也会走,大人不要干涉,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,我们要做的,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。若果你用转移的方法来教孩子避开负面情绪的话,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会了用代替品来逃避情绪,如抽烟、喝酒、工作狂等,很可怕的。如果去打压孩子的情绪,那就更不好了!
Related Links:
  1. In Yoga Life 
  2. 安雅工作室
  3. 世纪金桥
  4. Akhaldan
  5. 李思坤的身心灵成长博客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